校園綠化養(yǎng)護- 喬木、灌木的管理 二維碼
369
(1)除草要使勁樹朗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(huán)境必須要及時進行除草。雜草是幼樹的大敵,它生長快、生命力強,能很快地吸收土坡里的水分和養(yǎng)分,使幼苗木長不好。所以除草要及時,越早越好。除草的同時為了有利于根部根系的生長,所以必須要松上。松土可以減少土坡里水分的蒸發(fā),松土時要注意靠近狠部的地方要 找些,防止損傷根系。苗木和幼樹階段要勤除草松土,等到長成大樹就可以少些。松土除草的同時,還必須做好墮根培上工作,特別括風下雨之后,一定要及時檢查,把披風括倒的幼樹,立即扶正,培土踩實壓緊,用支撐木或者是鐵架支撐,做好安全防護。 (2)澆水施肥: “水是植物生長的生命之源”,植物光合作用要水,蒸騰作用更需要大量的水分,澆了水可以使根和土壤結合得緊密,容易吸收土壤里的水和營養(yǎng)。所以水少的時候要澆水,可是水太多也不好,影響根系呼吸,甚至爛根,因此要及時排水。 新出土的幼苗,根系不發(fā)達,要經常澆水,促使其生長,新種植的綠化苗木,根系和枝葉在起苗、運輸過程中都會受到損傷,所以要經常澆水,使其恢復生長。夏天,是植物生長發(fā)育的高峰,又是蒸騰作用員強的時候,所以要及時澆水。經常澆水的幼苗木比不澆水的幼樹生長要快2—3倍。所以,當年生的幼樹要經常澆水,等到長成大樹后就可以少澆或不澆水了,因根系向土壤深層發(fā)展,能吸收到地下深層的水分了。肥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,俗話說:“莊稼一枝花,全靠肥當家”。 沒有足夠的養(yǎng)分樹木很難迅速成長。肥料要以有機肥、氮肥為主,適量骯用鉀、磷肥。 (3)補苗維護: 樹木種植后,往往因為栽植的技術有缺點或因天氣于軍、水澇、病蟲害的危害,造成幼樹死亡。因此經過一個生長季節(jié)以后,必須檢查校園里幼樹的成活狀況,如果發(fā)現死的幼苗既要進行補植,否則就會影響校園綠化的統(tǒng)一布局,小片林木補植要用同樣的樹種,挑選使壯的苗木,按照原來的栽種密度種植。校園零星栽種樹木或行道樹補植對,要選用樹齡和原來相同的樹種。一般仍采用挖坑植樹法。 (4)除多余枝條:不論是孤立栽植或是群栽的樹木,常有樹冠過大,枝條過多等現象,因而影響樹木的生長。為了使樹干通直、圓滿、迅速的生長,需及時對幼樹進行修枝工作。 除多余枝條可在茁木栽種1—2年后進行,主要是除掉靠近地面樹干基部長出的許多朗生枝條,確保直立主干的生長。幼林修枝主要是除掉妨礙樹木正常生長的例枝,把養(yǎng)分、水分充分集中供給主干生長;同時修核還能改善林木的通風透光條件,使林本生長更旺。樹木的修剪要根據種植目的和不同樹種進行不同的修剪。修枝時間一般在側棱生長影響主干生長時開始。針葉類植物在栽植后5—6年,閥葉類植物在栽種后3—5年,便可進行修枝。修枝強度應以保持一定的‘冠高比”(樹冠長度與樹本高度之比)為標準。如:楊、刺槐、榆樹等,極高達3*4米時,“冠高比”為3/46樹高5—7米時,”冠高比”為2/3,樹高7米以上時,“冠高比”為l/3。松類的“冠高比”大些,在幼苗階段,不低于3/5。修枝時應注意不要值得過早和過多,提倡少修勤修,否則會影響幼樹光合作用的進行。也有些樹種不密要修枝,如龍柏、雪松、竹柏、等等。 |